刘纯银
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的根,是我们文明的源泉,是前人智慧的传承和创造力的结晶,也是后人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。
甘肃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,多元文化交相辉映,文物遗存富集独特,是历史文化的富集地,中西文化的交汇地,红色文化的传承地,现代文化的创新地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省委、省政府始终把文物工作摆在重要位置,从政策、资金、人力等方面全面发力,凝聚共识,以新发展理念全面构建保护利用新格局,以创新实践,写就引领时代的文物保护利用“甘肃方案”,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取得喜人成效,也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,如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被授予“时代楷模”和“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”称号,樊锦诗被授予“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”国家荣誉称号和“改革先锋”称号。省考古所荣获2022年度“感动甘肃·陇人骄子”先进集体。
历史文化遗产既是我们的精神家园,也是我们文明的根基。它们的存在和传承,不仅用于滋养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心,更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。尤其在全球化、信息化的今天,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文化名片,更是文明互鉴、多元共生的交流纽带。让人高兴地看到,近年来,甘肃省充分发挥文物新优势,多元发力,促进文物交流互鉴迈上新台阶。
一方面,积极融入国家外交大局,在10多个国家举办敦煌艺术和丝路特色精品展览30多场,开展“敦煌文化环球连线”等文化传播活动27场(次),以“甘肃创意”“国际表达”精彩讲述中国故事。另一方面,不断拓展文化交流,先后高规格举办六届敦煌文博会,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敦煌文化、石窟艺术等主题研讨、论坛等交流活动220多场(次),文物保护修复、联合考古、人员培训等国际合作更加务实,文物这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“金名片”愈来愈熠熠生辉。同时,打造敦煌艺术、丝路文化、黄河文明、简牍基因等一批甘肃文物外宣品牌,向世界展现有厚度、有气度、有温度的如意甘肃,展现可信、可爱、可敬的中国形象。正如专家所说:文化自信是更基础、更广泛、更深厚的自信,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、更深沉、更持久的力量。特别是在文化多样性受到冲击的当下,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当代社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、相得益彰的关系。
文化兴则国家兴,文化强则民族强。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存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根脉。面向未来,让我们更加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,保护好、挖掘好、运用好宝贵历史文化遗产,努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让星罗棋布在陇原大地上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绽放新时代光彩,不断为陇原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“硬支撑”。